青春随笔

【兰州分院喜迎二十大系列征文】大漠无黄土,山河青春驻

  •    作为一名从小到大生活在华北平原的孩子,六年前,我怀揣着对未来的梦想和对“大漠沙如雪,燕山月似钩”的期许,来到了兰州,这座高楼林立却又时而漫天黄沙的城市,并选择了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作为我攻读博士的单位。我的研究聚焦在荒漠生态系统,所以,这几年我在沙漠中行走,测量并收集数据,希望能深入的了解荒凉又壮阔的沙漠。渐渐的,我发现,沙漠更多的,并不是“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的一派祥和,而是“轮台九月风夜吼,一川碎石大如斗”的悲怆与荒凉。我明白,这是大自然对人类无休止、无节制的破坏的反馈,是环境被超负荷利用后的后遗症。荒漠化的治理极其艰难和低效,但是,作为一名奋战在科研一线的共产党员,在了解到这些后,我内心更加坚定了要对荒漠生态系统深入研究的决心。

       荒漠化是全球面临的重大生态问题。我国是世界上荒漠化面积最大、受影响人口最多、风沙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习近平总书记曾指出,荒漠化防治是人类功在当代、利在千秋的伟大事业。在致第七届库布其国际沙漠论坛的贺信中,习近平总书记用“伟大事业”、“生态文明之基”定位荒漠化防治工作,凸显了荒漠化防治的基础性和战略性地位。然而,万层高楼,从来不是一夕而立的。荒漠化防治在全球都是一个亟待解决却举步维艰的课题。作为科研人员,我们需要了解每一片沙漠的成因,沙化程度,土壤类型,植被类型,降雨量及蒸发量等等的指标,这些指标对每一片沙漠都是独一无二的,而指标的不同也决定了我们治理策略的不同。但是,党和国家制定了一系列政策,支持治沙固沙。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持续不断地实施防沙治沙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对自然修复难度大、速度慢的地区,主动作为,人工治理,改善生态环境。2013年,国家启动实施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补助试点项目。2016年12月,国家林业局印发了《沙化土地封禁保护修复制度方案》。作为世界上受土地荒漠化危害最严重的国家之一,我国长期以来非常重视沙地沙漠生态修复治理。政府主导与民众参与相结合,自然修复与人工治理相结合等,从2004年以来,我国荒漠化和沙化土地面积,连续3个监测期均保持缩减态势。“十三五”以来,全国累计完成防沙治沙任务880万公顷。这其中,我们进行沙漠研究的科研工作者也得到了国家的大力支持。仅西北环境生态资源研究院,近十年就发表了大量针对沙漠治理与生态防护的文章和专利,这其中离不开以上国家政策的支持。所以,我们每一个有能力为防沙治沙做贡献的人,不管是党员还是群众,不管从事什么职业,都应该紧密团结在党中央周围,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才能在党的带领下齐心协力,共克难关。就算是漫漫沙漠,也比不过一腔热血和万众一心。

       身为一名致力于研究沙漠,治理沙漠的科研人员,我们是防沙治沙的贡献者,同时又是受益者。我们的试验站位于宁夏回族自治区中卫市沙坡头区,这几年实验站周边的自然景观以肉眼可见的速度发生改变,一个个草方格被搭建,一株株沙漠植被栽培。黄沙漫布的时间在减少,当地人民眼中的笑意在增多。在这样一个黄河穿越而过的荒漠旅游景区,我们真真切切的感受到了党和国家在防沙治沙领域的决心和意志。2021年12月29日,宁夏首条沙漠公路乌玛高速青铜峡至中卫段正式通车。这是一条修建在沙漠中的高速公路,从远处看,像是一条黑色的巨龙,蜿蜒伸展在沙漠中央。乌玛高速是宁夏首条穿越沙漠的高速公路,有18公里横贯腾格里沙漠腹地。腾格里沙漠地形起伏大,天然植被覆盖率不到1%。气候干旱、降水稀少、蒸发量大,一年中沙尘暴、扬沙天气多达200天,最大风力达11级。即使是这样恶劣的天气,也挡不住国家和每一个期望将黄沙消灭的工程师和科学家的决心。高速公路建设者们,每天工作在极炎或极寒的环境中,克服了疫情及沙漠路段自然条件艰苦的不利因素,从大自然手中拼出一条“战沙之路”。科研工作者们,也奋战在一线,为这条沙漠巨龙保驾护航。作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2021级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我也有幸参与到了乌玛高速中卫段两侧植被维护的项目中来。在为期近两年的工作过程中,我们研究团队连续监测了乌玛高速中卫段(试验段)两侧的土壤含水量、土壤温度、栽植植株幼苗存活率等指标。依稀记得夏天在炎热的气候条件下背着十几公斤重的仪器行走在来回长达十几公里的样地中,也对在刺骨寒风中用冻得瑟瑟发抖的身躯背着仪器记录数据的场景记忆犹新。在这样酷暑严寒的环境中用自己一步一步的行动践行着“大漠无黄土,山河青春驻”的决心。在这段科研经历中,使我切身处地的感受了“开漠辟路”的艰辛和不易。但是,看到一辆辆载着货物的卡车通过乌玛高速横穿曾经被认为生命禁区的腾格里沙漠腹地,看到欣赏沙漠风采的游客眼中的惊喜与期待,看到道路两旁村庄里农民和牧民脸上的笑容,作为一名共产党员的荣誉与自豪感油然而生。同时,也更加坚定了我继续在研究沙漠的决心。希望有朝一日,能看到在祖国大地上的一片片沙漠变绿洲,一块块荒地变良田就是我作为一名共产党员最光荣最自豪的事。

       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的指引下,我国荒漠化防治工作开辟了新境界、迈上了新台阶。中国在荒漠化治理的道路上勇于探索,积极行动,使得荒漠化严重地区的森林覆盖率不断提升,有效遏制了生态恶化态势,同时也创造出了成功经验和治理模式,体现党和国家对坚持生态文明建设的决心。根据联合国和中国地质环境调查研究的各项报告来看,我国的绿化面积在世界上贡献了四分之一,整体来看基本摆脱了沙漠化的困境。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曾这样评价:中国率先在世界范围内实现了土地退化“零增长”,荒漠化土地和沙化土地面积“双减少”,为全球实现联合国制定的到2030年土地退化零增长目标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我们要清醒的认识到,我国依然是一个缺林少绿的国家,全国荒漠化土地面积仍然很大,我国的防沙治沙及荒漠化治理工作既是一项紧迫任务,又需要长期努力。十九大报告把生态文明提升为中华民族永续发展千年大计,提升到国家战略新高度,这是从根本上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求。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说,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我们不仅要致力于已经沙漠化的土地的治理,更要防治沙漠化的继续扩大,这需要我们将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思想牢记在心。

       作为西北生态环境资源研究院生态学专业的一名博士研究生,我立足于西北干旱区利用专业优势,为荒漠风沙治理和干旱区环境修复贡献自己的力量;用自己所学知识和技能,观测荒漠土壤温室气体排放致力于早日实现“碳中和”目标;践行“两山理论”,在实现美丽新中国征程中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我愿尽我所能积极响应党和国家的号召,向优秀的科学家们学习,在自己所在研究领域奉献青春和汗水,为早日实现我国成为人民当家作主的社会主义强国而努力奋斗。值此二十大召开之际,祝愿我的祖国青山绿水长在,锦绣河山永存!

    责编 :脱畅
    Baidu
    ma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