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海为伴,我在大海上搞科研
我是一个土生土长的东北男孩,在长春出生长大,从小与冰雪为伴,与黑土地为邻,从来没见过大海。带着对蔚蓝大海无限的向往和憧憬,读研的时候,我毅然地选择了位于青岛的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只希望有一天出海的科考船能够载着我驶入那片神秘莫测的大海,探寻和揭秘海面下的世界。
2016年9月,在我完成了开云体育备用网址雁栖湖校区一年的基础课学习之后,回到了中国科学院海洋研究所(我的研究生培养单位)——在这里我踏上了期待已久的探索大海的漫漫科研路。在导师的指导下,我通过查阅大量的文献,很快便确定了今后几年的研究方向——广西北部湾细菌群落动态变化。看到其他同学一个接一个地准备开始出海考察,我也早已按捺不住那颗躁动的心,向往着首航的日子。
科考船在海面航行
盼望着,盼望着,这一天终于来了!
2016年9月末我终于有幸和其他科研人员一起搭乘“海洋专项”北部湾(指中国南海北部湾)棕囊藻共享航次开始我的出海考察工作。我们一行人从青岛坐飞机抵达湛江,再从湛江港码头乘坐科考船沿雷州半岛南下,经过琼州海峡我们到达了目标海域,即广西北部湾海域。根据我的实验设计要求,我将要在这片海域进行野外样品的采集与处理,出海的这几天里我除了需要利用船载采水器分层采集浮游植物水样并加以固定外,还需要分层采集浮游细菌样品,同时分层过滤一定体积海水样品用以测定叶绿素a浓度。出发的前几天我便开始准备即将用到的实验装备,包括抽滤泵及过滤设备、样品瓶、冻存管和固定剂等。出发的头一天晚上,我躺在床上久久不能入睡,此时的我不知道自己是否已经做好准备迎接未知,不知道自己能否经受大海的洗礼,更重要的是不知道自己是否能顺利完成此次任务。就这样,怀着激动与忧虑的复杂心情,迎来了人生中的首航。
首航出发
第一次近距离接触大海,感觉着实跟我想象中不太一样,船也比想象中要小一点,不免有些小小的失望。但是远方海天相接的地平线、令人新奇的石油平台和我国的驻军战舰仍旧让我对周围的一切都感到新奇和激动。
虽然出发前看了很多文献,做了自以为充分的准备,但是文献中并没有告诉我远航的实际情况究竟会是什么样子。航行时充满着危机和考验。由于海面上风浪频繁,实验设备的固定就是我的第一课,要保证实验顺利进行,抽滤泵和滤器支架摆放位置的选择及固定,连通设备的转接都容不得一丝马虎。在到达作业站位时,同行的老师已经早早地做好了准备,并且把实验过程中的细节一一向我交代:如何书写采样标签及标记样品瓶号、如何记录实验站位信息、如何摆放实验设备、如何收集及保存样品等等。在海面上所有操作都要有条不紊才行,固定设备是第一步,学习记录信息也是必修课,之后要根据自己的实验来进行采样。依步骤,我到达作业站位时要先采集各层浮游植物水样并固定,在过滤海水收集叶绿素a样品的同时要进行浮游细菌样品的采集及固定,最后将各个样品分别放入相应的条件下进行保存。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很快进入了工作状态,制作标签、记录站位、摆放仪器、样品收集,似乎一切都很顺利。
海底采泥作业中
随着时间的推移,我慢慢感觉到了不适,风浪一个接一个向我们涌来,头晕症状不断加重。面对自己的水样采集工作,我开始紧张得手足无措,看着一堆仪器却无从下手,不知该先拿起哪个。幸亏老师的及时提醒,我才不至于错过采集样品的最佳时刻。
在辽阔的大海面前,人或多或少会变得迷茫,感觉自己是那么软弱和渺小。到了晚上,空旷的大海更是显得阴沉而可怕——周围的一切都是黑漆漆的,我们的科考船就像一片单薄的叶子飘在波涛起伏的海面上。与此同时,风浪导致的晕船症状加剧,海上作业的繁琐和枯燥也影响了我的心情,通宵达旦的工作更使身体感到疲惫。
尽管一切都使我感到身心俱疲,但当身边咆哮的海浪声安静下来,自己烦躁的内心也逐渐平静。回忆差点失败的实验,耳边响起老师的话:“作为一名研究生,在登船前一定要想好在船上具体要做什么,如果没想好就不要上船。在船上不晕船的时候要好好想一想自己为什么做这个实验、怎么做实验、实验做到什么程度,想明白了才能完成自己的任务。要记住,要让小豌豆好好保护自己的脑子。”(都玩过“植物大战僵尸”吧,这意思是让我做事情记得带上脑子。是的,他连训导学生都这么委婉。)
海域分层采水作业中
在随后的几天,我的科考工作也逐渐步入正轨,一切都按计划有条不紊的进行着。当结束一天的作业时,我会坐在船头等待日出或者日落,感受晨曦中缓缓的暖意或暮色中远去的余晖。深夜,躺在甲板上仰望星辰大海,体会苏子的“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
海底采泥作业中
大海的深邃和惊涛并不可怕,它可以任我们去挑战和探索,让我们对自由和未来充满希望。年轻人追逐自由的梦想不会被阻止,我对大海的激情和向往也从未被磨灭,我知道一切都在那里,等待着我去发现。
首航!扬帆启程!我带着勇气和信心,向着希望出发!
北部湾日落
责编 :蔡宁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