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科大学子在祖国大地上写论文
弘扬科学家精神,践行“强国一代有我在”使命。
开云体育备用网址学子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化身建设者、养殖者、航行者、科研者等,登高原、守牧原、入海洋、进湿地,开展多类型科研工作,把论文写在祖国大地上。
我们走进高原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最高的高原。这里,峰峦叠嶂,冰川林立;河流纵横,道路崎岖。每一步,都是对身体极限的挑战;每一天,都充满了未知的风险。
然而,在这恶劣环境中,有一个团队——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王天眷大气探测激光雷达技术攻关与台站建设突击队(以下简称“突击队”),艰难地完成了西藏羊八井激光雷达站的建设与升级改造工作。
羊八井镇,是西藏当雄县的一个小镇,海拔4300米左右。在高原环境下的作业建设,对团队来说是前所未有的考验。但也正是因为高海拔、背景光污染程度低的环境,为激光雷达接收优质信号创造了有利条件,也为未来大气风温的反演、青藏高原大气结构和活动特征研究提供有力支持。所以,建设与升级改造羊八井台站,至关重要。
尽心尽力,克服险阻。在中国科学院精密测量科学与技术创新研究院国科大博士生梁嘉明所在的突击队,主要开展大气探测激光雷达的研制与台站建设工作,其所提供的空间环境探测数据,为飞船发射、卫星通信安全等航空航天活动提供了空间环境保障。
羊八井激光雷达站建设现场
梁嘉明作为突击队一员,参与到羊八井激光雷达站建设当中。
即使是上楼梯,这种在低海拔地区感觉稀松平常的动作,在高原上也会变得异常艰难,更不要说顶着高原反应,完成各类仪器与设备的安装与调试。
羊八井镇距离拉萨市区90公里,获取和补充方舱建设材料比较困难,所以在出发之前,团队需要做好充足准备,否则设备一旦出现故障或者材料、工具不齐全,便会耽误建设进度。
团队搬运设备
在克服众多困难后,历时20天,耐用性强、数据采集可靠的羊八井激光雷达站稳稳地矗立在高原之上。
梁嘉明在调试设备
后续,团队还会继续参与新疆乌鲁木齐站的建设和其他台站的维护工作,为建设科技强国贡献力量。
我们助力畜牧
在西藏,还有一个团队——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的反刍动物生态营养团队,利用专业技术,倾身援藏10余年,致力于西藏奶牛养殖业的发展。
受到西藏自然条件恶劣、发展基础薄弱、生产要素难以集聚等因素影响,占重大生产比重的畜牧业,仍然多以分布在传统牧区的养殖散户为主,缺乏科学管理与规模化健康养殖经验。畜牧产业发展急需利用产业升级带动区域向科学、现代的方向发展。
团队通过建立合作社,将传统家庭散养升级为产业化、规模化、标准化的科学养殖模式,从而完成由“传统畜牧业”到“畜牧+生态”复合型畜牧业的转变。借鉴在内地多年积累的反刍动物健康养殖技术,进一步改良以因地制宜地适配高原环境,团队通过粗料配方改良替换、精料配方调整饲喂、功能性添加剂补充、智能穿戴设备监测等方式,在西藏的拉萨(海拔3600米)、山南(海拔3700米)、日喀则(海拔4000米)等多个地点开展奶牛健康养殖试点实验推广工作。
学有所长、用之于民、利于生产。在中国科学院亚热带农业生态研究所国科大博士生刘梓欣所在的反刍动物生态营养团队,在西藏、辽宁、内蒙、宁夏、湖南和广西等地区,深入开展奶牛生态养殖工作。
刘梓欣主要从事奶牛营养以及植物源性添加剂对乳品质影响等方面的研究。
村民帮忙卸料
此次奶牛健康养殖技术示范采样点唐嘎村,位于拉萨达孜区下属的唐嘎乡,平均海拔3850米。
经摸底调查发现,当地存在出于成本考虑极少饲喂精料,自然放牧但牧草质量不高和舍饲补料不足等问题。为解决这些问题,团队尝试选择在当地推广自研精料补充饲喂试点试验,调整村民现有养殖饲喂模式,在保证饲养成本的同时大幅提升产奶量。
采样现场
在试验过程中,补充饲喂团队精料的方式得到了村民们的积极反馈,纷纷表示试验后的产奶量有了明显增长,并意愿在试验结束后依然采用该方式进行饲养。
刘梓欣在采样
团队成员中的学生都来自国科大,一名学生长期坚守一个牛场或村庄,克服高原反应,适应学习当地民俗文化,与体重是自己十几倍的奶牛“斗智斗勇”,啃得下困苦,也耐得住寂寞,为的只是多产一斤奶后,牧民们脸上那开心的一丝笑。
科技兴农、科技强农,团队用实际行动,继续奋斗在致力让更多人喝上中国好奶的路上。
我们守护家园
青海省玉树州囊谦县东坝乡果永村,位于三江源国家公园澜沧江园区南侧。这里既是牧民的家园,也是以顶级食肉动物——西藏棕熊为代表的野生动物赖以生存的栖息地。
过去,棕熊在藏族文化中被视为神圣的雪域守护者——“土地主”。从2010年左右开始,随着严格的生态保护政策的执行,棕熊种群数量开始回升。但是,由于牧民生产、生活方式的变迁,三江源地区人与野生动物的互动关系出现逐步恶化的趋势。人熊冲突问题,已成为三江源地区生态文明建设和民生改善工作的障碍之一。
如何更好绘就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画卷”,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不断开展高原独特的生物及生态系统特殊生态适应和进化模式、高原生物物种多样性形成机制、青藏高原生物对全球变化的响应、高寒草地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及区域可持续发展战略等领域的研究,丰富高原生态学理论,为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原生态文明建设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支撑。
风吹日晒,星月兼程。国科大硕士生李全邦所在的中国科学院西北高原生物研究所高原生态学研究中心自然保护地动物多样性与保护研究团队,利用动物行为学、粪便分子生物学、保护生物学等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力求揭示野生动物迁徙扩散及适应策略,人与野生动物互作关系等科学问题。
李全邦和团队成员来到位于三江源腹地的果永村,开展三江源地区“人熊冲突”问题和社区防熊实践的研究,通过入户问卷调查,力图勾画出果永村“人熊冲突”全景图,找到其潜在驱动因素,探索一套有效缓解矛盾的方案。
团队在调研
那棕熊的活动规律究竟是怎样的?为什么发生了变化?棕熊为什么开始入室觅食造成破坏?易获取、高回报的人类食物,是否影响了棕熊的觅食策略?
为科学了解和深入研究该区域棕熊的数量分布、行为模式和活动规律,团队来到陡峭、遍布裸岩的棕熊沟,开始安装红外相机,以追寻棕熊的活动踪迹,捡拾棕熊粪便和毛发样品,以确定棕熊个体数量和食性的研究工作。
高原气候阴晴不定,难以捉摸,这让团队每次爬上海拔4785米的山顶,架设红外相机、回收数据、收集样品的工作变得更加艰巨。
团队爬山中
团队在棕熊沟安装红外相机
团队在采样
另外,团队在前期调查过程中得知,牧民总结得出的防熊方法虽然多种多样,但即使在这样严格的防范措施下,他们的房屋仍然“破防”了。
后来经过实践,团队开始了防熊围栏工程开始建设,测量放线、土方开挖、桩基固定、导线布置、通电调试、安全培训、项目核算的每个细节,都深深地记在了李全邦心里。
团队帮村民安装防熊围栏
每一次的野外调查和社区实践,都“刻画”出团队对“人熊共存”问题的责任和投入。
在这片远离尘嚣的众生之地,团队持续致力于寻求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方法,在科学研究与人文关怀的交织中,凝结出了兼顾保护与发展的合力,他们不仅将论文留在了厚重的纸页上,更实实在在地“建”在了祖国的三江源头。
我们扎根湿地
海洋是高质量发展战略要地。在滨海湿地保护工作方面,滨海湿地作为海岸带区域重要研究对象,既蕴藏着丰富的自然资源,又有其独特的生态环境效应,是地球上生产力最高、生物多样性最丰富、最具保护价值的生态系统之一。
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作为我国乃至世界暖温带保存最完整、最典型、最年轻的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是东北亚内陆和环西太平洋鸟类迁徙重要的“中转站”。
就在黄河畔、渤海边,中国科学院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生态实验站在山东东营静静伫立着。这是中国科学院唯一的院级滨海湿地野外研究站,围绕我国滨海和河口湿地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国家战略科技需求,致力于滨海湿地生态环境保护与可持续发展。
在扇贝遗传育种工作方面,海岸带区域不仅具有重要的生态功能,同时具有丰富的生物资源。贝类是渤海中重要的生物资源,具有固碳、净化、修复、食用以及药用等重要价值,其渔业养殖对养殖海区和邻近海域的碳循环也有着重要影响。
潮间探秘,瀚海拾贝。在中国科学院烟台海岸带研究所国科大硕士毕业生孙瑞丰所在的滨海湿地团队,长期扎根在黄河三角洲滨海湿地,开展滨海湿地碳循环与碳收支、滨海湿地生态系统演变与生态修复、滨海湿地保护与合理利用等方面的研究工作。
孙瑞丰致力于研究增温影响下的滨海湿地碳循环响应及其机制,为更好地预测全球变暖情景下,滨海湿地生态系统变化提供数据支撑。
团队在样地调查
孙瑞丰在处理样品
国科大博士生于铁英所在的海岸带贝类增养殖团队,不断开展扇贝种间杂交后代育性决定机制等方面的研究工作,首次培育出雌雄同体型扇贝的种间杂交后代,选育出扇贝“渤海红”“青农2号”和“青农金贝”等一系列性状优良的杂交扇贝新品种。
于铁英主要探究海湾扇贝属(Argopecten)扇贝种间杂交后代育性决定机制,该研究将有助于突破规模化种间杂交制种的技术瓶颈,为扇贝养殖良种化和产业提质增效提供新途径。
显微镜下的扇贝幼虫
于铁英在实验中
与蚊虫作战,与潮汐游击,是每一个滨海湿地人的家常便饭。
滨海湿地站里,一代又一代国科大学子斗志昂扬、扎根一线,以黄河流域高质量发展为目标,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用双脚丈量大地,用双手触摸自然,用心灵感知世界”的精神,为推动科研发展、产业进步、实现海洋强国梦不断作出贡献。
我们走近海洋
海上风电、海洋采油,钻井平台、深海探测……高湿度、高盐度的海洋环境,时刻考验着我国涉海工程质量。如何提升防护涂层材料技术水平,是横亘在科研人员面前的一道难题。
2018年5月,还是硕士生在读的朱小波,来到国科大培养单位——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加入了这一难题的探索队伍——苛刻环境材料耦合损伤与延寿团队,开始着手于海洋有机防腐涂层中二维纳米片片层结构的定向排布与调控研究。
如今,“升级”为博士生的他,针对“二维纳米片片层结构在新型海洋防腐涂料内部平行排列及优化调控原理”关键科学问题,开发了系列海洋长效防腐涂层和仿生海洋环境适应性自修复涂层。
材筑强国,攻坚有我。在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国科大博士生朱小波所在的苛刻环境材料耦合损伤与延寿团队,聚焦海洋新材料应用基础研究及高技术应用创新研究,以国家海洋战略和区域海洋产业需求为导向,重点致力于海洋新材料的基础研究,工艺技术集成和工程化应用。
涉海装备设施
朱小波着手于海洋有机防腐涂层中二维纳米片片层结构的定向排布与调控研究,该研究最大的难点是如何实现二维纳米片在有机树脂内部的定向排列。
他通过表面离子化技术和二维纳米片/有机树脂之间分子间动态化学键精细调控两种策略,在经历几十次的实验失败后,终于成功实现定向排列,将有机防腐涂层在海洋环境下的服役寿命从以前的平均10-15年,提升到超过20年。
朱小波在取样
朱小波在实验
勤勉敬业、潜心科研。未来,团队将继续深入考察平行排列二维纳米片添加量,对本征自修复材料自修复机制的影响规律,提升我国涉海装备设施防护涂层材料的技术水平,进一步满足我国进行深海科考等各项海洋活动的需求,更好地解决国家关注的重大科技问题。
科教融合大校园,不忘初心干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