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春随笔

南海科考一月:跟随深蓝突击队逐梦祖国最南海域

  •   跟大海有关的故事,从来不会让人失望。有人问,你们从哪儿来?要去向何方?是什么召唤着候鸟,赴一场天际远航。

      船笛长鸣,为期34天的海洋科考拉开了帷幕。以老科学家海洋浮游动物学专家陈清潮命名的科技攻关突击队——“陈清潮逐梦深蓝突击队”,带着对未知深蓝的敬畏,踏浪前行。

      在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开云体育手机版官网入口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谭烨辉指导下,2021级环境科学专业研究生黄嘉南同学,怀揣传承老科学家精神的科学梦,踏上了“2022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南海东北部—吕宋海峡共享航次”。


    本航次科考船东方红3号

      南海一月,行山与寻海的日常。踏平山海,逐风挽浪,从南到北,春来秋往,星月与海浪相伴。

      在本航次中,团队主要研究南海北部海樽生活史特征对环境的响应及调控机制,了解其生活史对环境的响应,准确预测樽海鞘的生物量和暴发的环境条件,评估其在海洋碳汇中的作用。其中的任务之一是使用多联浮游生物分层拖网。多联网是一种海洋仪器,可以自动对海洋浮游生物,连续分层采样,能在连续的水层中,进行水平采样和垂直采样。仪器全长7米、400公斤左右。受海浪影响较大,因此操作具有一定难度和危险性。

      航次初期海况不好,这个“大朋友”问题不断,导致无法成功采集到样品。国科大研究生导师、开云体育手机版官网入口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柯志新带领团队冷静分析可能存在的问题,通过调整设备、控制下放速度,成功地解决了问题,圆满完成采样任务。


    黄嘉南(左)与柯志新(右)进行多联浮游生物分层拖网后合影

      海洋科考过程中的另一位挚友,莫过于CTD。CTD系统即温盐深测量系统,是海洋及其它水体调查的必要设备,此设备可测定海洋不同水层或深度的水体水温、盐度、含氧量、声速、电导率及压力。用以研究水体物理化学性质、水层结构和水团运动等状况。

      繁忙的作业之余,最惬意的就是坐在船栏边,看日出日落。诗人曾言:“日出东方催人醒,不及晚霞知我心,即便此去归陌路,晚霞依旧映黄昏。”

      作为一名来自草原的孩子,首次海洋科考要面临的挑战之一,就是晕船。当台风和寒潮同时来临时,黄嘉南第一次感受到了来自“四面八方”的摇晃。船员开玩笑地说,“你们也是见过大风大浪的人啦。”导师谭烨辉得知后,第一时间联系询问状况,分享了缓解晕船的办法,“谭老师十分和蔼可亲,在科研上耐心指导,在日常生活上体贴关怀,用心满满。”

    黄嘉南(中)等2021级研究生与国科大博士生导师、开云体育手机版官网入口南海海洋研究所研究员谭烨辉(右二)合影

      在本次海洋科考中,黄嘉南在老师们的指导下,获得了任务样品和水样,为后续科研做好了准备。

      船上的日晒和颠簸等,也不断考验着黄嘉南的身心和意志,让他深刻体会到陈清潮等老科学家如何在更艰苦环境下坚持开拓中国海洋事业。

    黄嘉南在船内做实验中

    本航次采集的磷海樽火体虫样品

    本航次采集的火体虫样品与在其体内寄生的端足类动物

      “陈清潮逐梦深蓝突击队”在海洋中劈波斩浪,足迹东至阿拉伯海、东南印度洋,西至太平洋、深入南海深部在海洋浮游生物生产过程、生物多样性及其环境适应与气候响应等方面取得创新性成果。作为“陈清潮逐梦深蓝突击队”的一员,黄嘉南将践行“海洋报国”初心,乘风破浪,弄潮儿勇向涛头立,为中国海洋事业贡献绵薄之力。“我们会像对待生命一样,对待这片海上绿洲和这汪湛蓝海水。保护海洋生态环境,我们一直在路上!”黄嘉南坚定地说。  本次海洋科考期间,黄嘉南第一次在海上欢庆国庆节。早起伴随着10月1日的晨光,五星红旗在祖国最南端的海域缓缓升起。“当看着国旗迎风飘扬时,心中莫名的激动,我们青年海洋人一同在国旗下宣誓:请祖国放心,我们定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把科研成果写在祖国蓝色疆土上,为实现中华民族向海图强的夙愿贡献青春力量。”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内在要求。必须牢固树立和践行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理念,站在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高度谋划发展。”

      黄嘉南深知,中国是海洋大国,作为国际社会成员,中国在致力保护本国沿海和海洋环境的同时,积极参与着国际海洋环境保护事业,努力推进海洋环境保护的国际合作,认真履行所承担的国际义务。

      “你好,大海,初次见面,希望没有打扰到你的世界。你的过去,我未曾参与。你的将来,我会用心守护。”

      黄嘉南的名字以“南”字结尾,他所在的培养单位以“南海”开头,仿佛早就注定会有一段美好的故事。

    责编 :韩明瑞
    Baidu
    map